台南市一級古蹟赤崁樓,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,四周為庭園,內散佈著各式石雕碑碣,以九座贔屭御碑最為具代表。為一座層次豐富、中式風雅的優美建築。
赤崁樓位於台南市中區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樓,原為荷蘭人所建。
赤崁樓的文物與建築歷經荷蘭、明鄭及滿清時代,初建於西元1650年,其建材據說皆由荷蘭人自海外運來,稱為普羅民遮城,係荷蘭人在漢人起義抗荷的郭懷一事件後所興建的。
在鄭成功攻佔台灣以後,曾經改普羅民遮城為『東都承天府』,並以赤崁樓做為全島最高的行政機構,隔台江與今安平古堡相對,十分具有歷史與文化的價值。
文昌閣前的石馬後方有一個門洞,就是當年普羅民遮城的大門。
目前赤崁樓分三層,樓上以磚石砌成,有曲折的通道;樓上飛簷雕欄,赤崁城樓下有九隻大石龜各負丈餘的石碑,是乾隆親撰旌表平定林爽文之亂的御碑。
文昌閣與海神廟兩座紅瓦飛簷的中國傳統建築是赤崁樓的標記,海神廟位於南面,文昌閣位於北面,二者屋頂均是重簷歇山的表現,重簷之間實即為二樓部分,繞以綠釉花瓶欄杆。
赤崁樓還擁有廣闊的庭園,除了可供遊人散步以外,庭園中也擺設了多項歷史文物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字排開的御龜碑,馱著碑的其實並非龜,而是龍九個兒子之一,名為『贔屭』,傳說中善駄重物,因此常被用來做為碑的底座。
開放時間:AM08:30~PM05:30(周六延長至PM09:30)
休息時間:清明、端午、中秋及春節初一至初三
全票:50元,適用於一般民眾
半票:25元,適用於學生、軍警消人員、65歲以上長者或公立機關志工。
102/10/12 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12號 國家一級古級 赤崁樓